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4篇
  免费   1017篇
  国内免费   704篇
测绘学   224篇
大气科学   572篇
地球物理   1330篇
地质学   1592篇
海洋学   410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4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5篇
  1921年   1篇
  1908年   1篇
  1900年   1篇
  18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利用1958年-2008年高低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归档的109站1958年-2008年的原始气象记录月报表及其信息化产品资料,分别以最高气温≥35℃、≥37℃、≥40℃为指标,研究山西高温日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环流特征。结果表明:a)山西高温日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最晚出现在9月中旬,≥35℃、≥37℃和≥40℃的高温日6月下旬最多;b)高温日数有随纬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有西部多于东部、南部多于北部、盆地多于山区的空间分布特征。≥40℃的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运城和临汾地区;C)1984年-2008年,35℃以上的高温日数整体呈上升趋势;1979年-2008年,30年间高温站次以153站次,10a的趋势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仅高温日数增多,而且高温持续时间、强度、范围都有增强趋势;d)影响山西高温的500hPa环流形势主要有副高纬向性、副高经向型以及大陆高压(脊)控制型3类。在特定的流型配置下,T850≥25℃、T700≥13℃,T850≥26℃、T700≥14℃,T850≥28℃、T700≥15℃,T850≥32℃、T700≥16℃是山西省不同区域、不同风向影响时,≥35℃、≥37℃、≥40℃高温天气预报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52.
郭雪 《山西气象》2011,(3):19-22
利用太原市1951年-2010年的实测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计距平、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太原市年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02时平均气温、14时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得出了太原市总体上呈现增暖趋势,从1977年开始出现了显著增温;夜间气温增温幅度高于白天增温幅度,冬季增温幅度高于夏季增温幅度;最低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最大等结论。  相似文献   
53.
本文针对海域管理中难以量化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问题,提出人海关系空间量化模型,通过完善概念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及标准,最终利用作用强度和位置关系量化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数值在0—1之间,等分为四个影响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微弱、中等、强烈和极强,并将该模型和量化方法应用于莱州湾海域。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莱州湾受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均值为0.425,处于中等影响程度;其中污水排放、围填海工程及港口航运是对莱州湾生态系统影响比较强烈的人类活动;研究海域中40%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44%为中等影响,16%为微弱影响。空间量化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对莱州湾近岸海域的综合影响比邻近外海强烈,其中影响较强烈的区域出现在西南近岸海区,而影响较微弱的海区则为莱州湾北部外海。该方法空间量化结果与莱州湾实际情况相符,说明人海关系空间量化模型适合定量化评估人类活动对该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4.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isotopes of n-alkanes is commonly carried out in organic geochemical studies. Possible controls on carbon isotopes include source organic matter, maturity, fractionation during oil expulsion and migration, and the mixing of different oils. In this study of the origin of crude oils in the wester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the influences of all of these factors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reaching a conclusion. Carbon isotopes of n-alkanes in the crude oils, and the extracts of the two effective source rocks (the Wenchang and Enping formations) in the basin, exhibit clear differences. The Wenchang source rocks have heavy δ13C values that remain almost constant or become slightly heavier with increasing carbon number. The Enping source rocks have light δ13C values that become lighter with increasing carbon number. Two groups of oils in this area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carbon isotopes of the n-alkanes; groupIoils are similar to extracts of the Wenchang source rocks. However, the groupIIoils are different from both the Wenchang and Enping source rocks and the carbon isotopic profiles of their n-alkanes exhibit a “V” feature with increasing carbon number. The results of artificial thermal maturation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from the early stage to the peak stage of oil generation (with EasyRo between 0.64% and 1.02%), the δ13C values of n-alkanes in the pyrolysis oils become heavier by about 3‰ with increasing thermal maturity, but the shape of the carbon isotopic profiles a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Calculated δ13C values of n-alkanes in “mixed” artificial pyrolysis oils indicate that the mixture of oils generated from the same source rocks with different maturities could not change the carbon isotopic profile of the n-alkanes, however, a mixing of the Wenchang and Enping oils could give the “V” feature in the profiles, similar to the groupIIoils in this area. The groupIIoils appear to be mixed Wenchang and Enping oils, the latter being the dominant component in the mixture. We conclude that the source organic matter and the degree of mixing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carbo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n-alkanes in crude oils in the wester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相似文献   
55.
基于全站仪对任意亮星的观测采样,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度角序列和水平角速率进行联合匹配的任意亮星识别算法。通过引入天体地平坐标计算程序,算法可正确辨别行星和恒星。本文分析了任意亮星高度角和水平角速率的观测误差和计算误差,以此给出了匹配阈值条件的设定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有效的匹配策略。仿真计算及实际观测试验均表明,该算法具有100%的识别成功率,远优于现有算法。将此算法应用于任意亮星天文定向,定向结果的内符合精度达到2″,外部检核精度达到1.6″。采用多颗任意亮星进行定向,可有效减弱由测站位置误差引入的定向系统误差,提高绝对定向精度。本文提出的天文定向适用于多云及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56.
胶北地体早前寒武纪重大岩浆事件、陆壳增生及演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建辉  刘福来  丁正江  刘平华  王舫 《岩石学报》2015,31(10):2942-2958
早前寒武纪重大岩浆事件是早期陆壳增生及演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总结最近几年胶北地体早前寒武纪重大岩浆事件代表性岩石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厘定出太古宙~2.9Ga、2.7Ga及2.5Ga三期以TTGs岩浆事件为代表的陆壳增生事件。这些TTGs具有典型太古宙高铝TTGs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正的εHf(t)值,锆石Hf模式年龄主要集中在ca.3.2~2.7Ga。两种不同的构造模式被用来理解胶北太古宙TTGs(陆壳)的成因:(1)加厚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2)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根据胶北TTGs在时间上呈事件性侵位,空间上呈面状分布,以及相对较低的Mg#、Cr及Ni含量,前者可能更适合胶北TTGs的成因。确定了胶北古元古代2.2~2.0Ga黑云母/角闪石二长花岗片麻岩及~1.8Ga以二长(正长)花岗岩为代表的多期陆壳重熔事件。综合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总结出胶北早前寒武纪陆壳形成及演化历史:1)2.9Ga,主要为基性地壳(洋壳)的增生,并可能存在规模有限的、被剥蚀殆尽的太古宙早期陆壳;2)在~2.9Ga、~2.7Ga及~2.5Ga,由于地幔(热)柱上涌,ca.3.3~2.7Ga新生的加厚基性玄武质下地壳发生事件性部分熔融,并伴随有早期陆壳的重熔,形成主要由TTGs及少量陆壳重熔型(高钾)花岗岩组成的太古宙陆壳;3)ca.2.2~2.0Ga,可能由于地幔物质上涌,陆壳伸展,形成裂谷,陆壳物质重熔,形成ca.2.2~2.0Ga花岗质岩石;4)ca.1.95~1.85Ga,发生强烈的挤压碰撞构造作用,裂谷闭合,卷入挤压作用的物质发生高角闪岩相到高压麻粒岩相变质;5)~1.8Ga,地幔物质上涌,陆壳伸展减薄,陆壳物质重熔,形成~1.8Ga花岗岩。  相似文献   
57.
许承武  李忠  韩登林 《岩石学报》2015,31(9):2737-2744
利用碎屑重矿物对鲁西隆起北侧博兴洼陷的新生界沉积岩开展了碎屑物源示踪分析。通过研究区重矿物聚类分析、源区岩石类型分析并结合薄片和探针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区源岩类型多样,既有以绿帘石为代表的亲鲁西变质岩,也有以富含石榴石为代表的亲苏鲁变质岩,同时也有火山岩和沉积岩;从古近纪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开始源岩中亲苏鲁变质岩不断减少,亲鲁西变质岩和基性火成岩不断增加,至新近纪明化镇组沉积期洼陷内几乎无富含石榴石类型源岩,表明博兴洼陷自古近纪以来一直存在来自鲁西、胶东(超高压带)的物源记录,从古近纪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开始,胶东的物源供给逐渐减少,而到明化镇组沉积时由于鲁西的快速隆升,胶东与博兴洼陷的物源联系被切断。  相似文献   
58.
滇西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缘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本文通过对北衙矿区内的斑岩体石英斑晶、斑岩型矿化、矽卡岩矿化中的矽卡岩及外围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化的岩(矿)石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北衙矿区内主要发育CO2、富CO2、含CO2、含子矿物三相、富气相水溶液及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六类流体包裹体;与斑岩型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为中-高温Na Cl-H2O-CO2体系热液,矽卡岩矿化相关成矿流体为一种高温的Na Cl-H2O及Na Cl-H2O-CO2体系热液,而外围似层状铅锌银矿化相关的成矿流体则为中温的Na Cl-H2O-CO2体系热液。对比分析表明,矽卡岩矿化中的矽卡岩矿物(以绿帘石类矿物为主)形成较早,其中发育富气相的流体包裹体,可以推断岩浆侵位后先分异出富水蒸气的流体,此后CO2才从成矿流体中大量分异。斑岩型矿化及外围地层中似层状铅锌银矿化脉体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与斑岩体石英斑晶内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组合类型基本一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斑岩体结晶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衙金多金属矿区内的矽卡岩型(金铜铁)、斑岩型(铜金钼)及外围碳酸盐岩等地层中的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系列为与富碱斑岩体侵位活动有关的,由岩浆分异热液并逐渐演化形成的斑岩型金-铁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59.
贵州省沿河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瑞  谢东明  张与伦 《贵州地质》2020,37(3):409-415
土壤酸化是耕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酸性、强酸性土壤中,多数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会明显降低作物的生产能力。本文通过对比沿河县1980—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7—2019年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数据,分析全县土壤酸化现状和规律。结果表明,全县耕地土壤pH值分布于399880之间,平均为610。与1980—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全县主要耕地土壤类型pH平均值均有下降,其中黄壤pH值降幅为591%;石灰土降幅为759%,从中性下降为酸性;紫色土降幅为2209%,从碱性降为酸性;全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酸化范围变大,主要从中性转化为酸性,酸性转化为强酸性,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加深,水田酸化程度高于旱地。建议通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合理调整化肥施用比例,大力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积极推广使用石灰、白云石、粉煤灰、碱渣、生物质碳等生物改良剂,因地制宜建立土壤改良示范点等多项对策来缓解和治理耕地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60.
After a brief review of the discovery of extensive air showers, I summarise the remarkable advances made in the decade 1948–1958. During this period many of the techniques of instrumentation and analysis that are used today were introduced. I then discuss current data with emphasis on recent work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mass composition between 1015 and 1017 eV and above 1018 eV, and on the energy spectrum at the highest ener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